TurMass™网关/中继
TurMass™传感器
TurMass™模组
LoRaWAN网关
LoRaWAN传感器
无线数传终端
NB-IoT传感器
Cat.1传感器
4G/以太网传感器
软件平台
TurMass™生态
NB-IoT地磁(埋入式)
TBS-N210
无线车辆检测器(表贴式)
TBS-N223
无线车辆检测器(表贴式)
TBS-223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JTY-GD-TCN2010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JTY-GD-TCN2010
无线火灾声光警报器
TBS-130
无线手动报警按钮
TBS-150
无线火灾声光警报器
TBS-N131
无线火灾声光警报器
TBS-130
无线手动报警器
TBS-N150
无线手动报警按钮
TBS-150
底座式无线感温报警器
TBS-140
底座式无线感温报警器
TBS-N140
无线远程压力采集终端
TBO-L1700
无线远程压力采集终端
TBO-N1700
无线远程液位采集终端
TBO-L1710
无线远程液位采集终端
TBO-N1710
无线智能消防栓监测终端
TBO-L1720
无线智能消防栓监测终端
TBO-N1720
组合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TBS-500
智能断路器
TBS-510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TBO-M1830-A
无线智能药盒
MB-100
Cat.1地磁(埋入式)
TBS-N210
LoRaWAN地磁
TBS-N210-L
爱培智能药箱
MB-200
智能遥控车位锁
TBO-2000
数字电能表
TBO-1910-DT
智能药盒
MB-100
TurMass™ 领夹式迷你数字对讲机
TBW-120
LoRaWAN数传终端传输器
TBD-100
TurMass™数传终端传输器
TBD-100
TurMass™ 无线数字手持对讲机
TBW-110
JTY-GD-TCN2010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
TurMass™ 低频段大功率模组
TBM-400-P
TurMass™低频段标准模组
TBM-400
紧急报警按钮
TBS-N152
TurMass™数字手持对讲机
TBW-100
智能断路器
TBO-1930-DT
THF 智慧用药健康管理平台
THFS-A100
TPI 智慧园区停车引导平台
TPIS-A100
TWP 智慧停车管理平台
TWPS-A100
TSF 智慧消防管理平台
TSFS-A100
TTL 物联网平台
TSMP-A120
人员计数监测雷达
WTR-812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TBO-M1830-B
LoRa 无线水浸传感器
TBS-170
LoRa无线防水门磁报警器
TBS-160S
不定位式水浸控制器
TBO-171-DT
组合式电气火灾探测器
TBS-500
多要素环境监测终端
TBO-1010-DT
光照温湿度监测终端
TBO-1020-DT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监测终端
TBO-1040-DT
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终端
TBO-1030-DT
智能远传冷水水表
TBO-1730-DT
智能照明控制模块
TBO-1920-DT
TurMass™ 室内物联网网关
TBG-600
TurMass™室内中继网关
TBGR-120
LoRaWAN 室内物联网网关
TBG-540
LoRaWAN 室外物联网网关
TBG-531
Cat.1 工业数传终端
TBD-110
视觉读表终端
TBO-N1740
TurMass™ 室外物联网网关
TBG-610
无线防水门磁报警器
TBS-N160S
公安部令第39号
1999年5月11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实行。1995年1月26日公安部第22号令发布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保障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公共娱乐场所,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下列室内场所:
(一)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等演出、放映场所;
(二)舞厅、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场所;
(三)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
(四)游艺、游乐场所;
(五)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
第三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在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中确定一名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在消防安全责任人确定或者变更时,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依照《消防法》第十四条和第十六条规定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负责检查和落实本单位防火措施、灭火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以及建筑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电源和火源管理等。
公共娱乐场所的房产所有者在与其他单位、个人发生租赁、承包等关系后,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安全由经营者负责。
第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娱乐场所或者变更公共娱乐场所内部装修的,其消防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娱乐场所或者变更公共娱乐场所内部装修的,建设或者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将消防设计图纸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经审核同意方可施工;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六条 公众聚集的娱乐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必须具备消防安全条件,依法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检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发给《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使用或者开业。
第七条 公共娱乐场所宜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已经核准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公共娱乐场所,应当符合特定的防火安全要求。
公共娱乐场所不得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建筑内,不得毗连重要仓库或者危险物品仓库;不得在居民住宅楼内改建公共娱乐场所。
公共娱乐场所与其他建筑相毗连或者附设在其他建筑物内时,应当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设置;商住楼内的公共娱乐场所与居民住宅的安全出口应当分开设置。
第八条 公共娱乐场所的内部装修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建筑内部装饰装修防火管理的规定。
第九条 公共娱乐场所的安全出口数目、疏散宽度和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安全出口处不得设置门槛、台阶,疏散门应向外开启,不得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门口不得设置门帘、屏风等影响疏散的遮挡物。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必须确保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无阻,严禁将安全出口上锁、阻塞。
第十条 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楼梯口应当设置符合标准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指示标志应当设在门的顶部、疏散通道和转角处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上。设在走道上的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得大于二十米。
第十一条 公共娱乐场所内应当设置火灾事故应急照明灯,照明供电时间不得少于二十分钟。
第十二条 公共娱乐场所必须加强电气防火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得超负荷用电,不得擅自拉接临时电线。
第十三条 在地下建筑内设置公共娱乐场所,除符合本规定其他条款的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只允许设在地下一层;
(二)通往地面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二个,安全出口、楼梯和走道的宽度应当符合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三)应当设置机械防烟排烟设施;
(四)应当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五)严禁使用液化石油气。
第十四条 公共娱乐场所内严禁带入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第十五条 严禁在公共娱乐场所营业时进行设备检修、电气焊、油漆粉刷等施工、维修作业。
第十六条 演出、放映场所的观众厅内禁止吸烟和明火照明。
第十七条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不得超过额定人数。
第十八条 卡拉OK厅及其包房内,应当设置声音或者视像警报,保证在火灾发生初期,将各卡拉OK房间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们安全疏散。
第十九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制定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紧急安全疏散方案。在营业时间和营业结束后,应当指定专人进行安全巡视检查。
第二十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建立全员防火安全责任制度,全体员工都应当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组织人员疏散。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第二十一条 公共娱乐场所应当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灭火器材,设置报警电话,保证消防设施、设备完好有效。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地方性消防法规、规章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公安部发布的《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同时废止。